四个人生哲理

摘要:本文分享了四个人生哲理。一是不读书却爱思考,过度思考易滑向虚无主义和内耗,读书能拓宽认知,实践才能带来真正的领悟。二是不独立却追求自由,真正的自由基于独立人格和行事权,钱权并非自由前提,内心定力和拒绝能力才是关键。三是没经济基础就谈真爱,爱与喜欢不同,爱需承担责任,物质是维护爱的条件。四是缺执行力还想发财,真正有钱的人为人谦和、执行力强,不应因怕犯错或准备不足而不行动,行动比完美准备更重要。


正文

 一个人在任何年龄,都应注意的四个问题:不读书但是爱思考;不独立还想要自由;没经济去谈真爱;缺执行力还想发财。我拆开来一个一个地讲。

 第一个,不读书但是爱思考。思考是个好习惯,但是任何人对精神世界过度的探索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读书不一定是为了探索真相,更不是为了获取某些特定的技能。书里边,尤其是传世的名著里,记录和流传下来的是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的视角和观点。读书的意义是让你能够意识到,你的任何想法在这之前都曾经有人想过,你的任何遭遇在这之前都有人碰到过,你并不孤单。当你在没有生活阅历作为支撑的前提下,而沉浸在过度的思考中,一旦跨过那条界限,人生就会滑向虚无主义,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的内耗。在你自己的自洽逻辑中,看谁都不顺眼,看整个社会都在针对你。所以从没有什么所谓的思考中的顿悟,只有实践里的渐行渐远和渐得渐悟 。

 二,不独立但是还想要自由。我希望你能意识到,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行事权的基础上。一个人不是越有钱越自由,更不是越有权越自由。恰恰相反,大多数时候是你拥有的越多,越受其所累,反而越不自由。你希望用权力去获得特殊待遇,但却忘了你的权力是被某一个群体所赋予的。当你不用这个权力服务于集体利益,而是拿它来谋取私利的时候,必将被这个权力反噬。同时,你希望用财富去满足物欲,但欲壑难平,你通过消费带来的欲望满足的阈值将越来越高,直到你的财富不够或者赚钱的速度跟不上为止。这就是为什么钱再怎么赚也不够花。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所以自由的前提是定力,是你拒绝的能力和资格。所以钱和权都不是自由的前提条件,因为足够的独立而获得的心力才是。强者的顶级心理就是不入局:不被周围的环境裹挟,不因别人的行为分心,不被其他人的欲望所带动,那才叫真正的自由。

 三,没经济去谈真爱。曾经有人问过我说,栋哥,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是不是真爱?我想说,你还真得捋清楚爱和喜欢的区别。喜欢是拿起,爱需要放下;喜欢是想拥有,爱是能呵护;喜欢可以放纵,但爱必须要克制;喜欢只谈感觉,但爱要承担责任。以上的种种都指向一个必然,就是爱从来不能脱离物质基础。因为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大部分爱都是有前提的,一切责任都是有代价的。经济肯定不是爱的前提,但一定是维护爱的条件。所以不要动不动地就肆无忌惮地表达爱,轻飘飘的爱不值一提,真正的爱都是沉重的,需要你厚实的肩膀扛得住的。

 四,缺执行力还想发财。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更不缺有真知灼见的思考者。但去观察一下你身边那些真正发了财且能持续有钱的富贵人,有哪个是那些所谓的小聪明者?他们看起来都差不多,为人谦和,做事厚道,不怕吃亏,但却很少上当。并且很重要的一条,他们都拥有非常非常强的执行力,想到就一定开始干。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万全的准备,他们懂得想全是问题,干就是答案。最小代价最快实施,试错迭代,小步快跑。我接下来这句话很重要,你认真地琢磨琢磨。我们这一辈子做过的绝大多数对的事情,大概率上都是因为运气,而那些我们做错的事情,才是我们实力真实的体现。所以没有谁是一辈子不犯错的,那些看起来做对了很多事情的人,他们背后犯的错一定比我们看到的对要多得多。不要因为害怕做错就止步不前,更不要以准备不足为借口而不做行动。《黑神话:悟空》游戏的创始人冯骥在有一个访谈当中说了一段非常有道理的话,最让你痛苦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沙子。沙子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你想走到那座山,就得忍受这样的过程,踏上取经路比到达灵山更重要。


OL: https://v.douyin.com/iPpPTQUg/

Author

Runcheng XIA

Posted on

2025-02-19

Updated on

2025-02-19

Licensed under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npsb;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