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迈克尔·桑德尔的《精英的傲慢》?
摘要:本文描述了作者在匿名视频聊天网站上遇到的一个中国留学生,并引发了对优秀至上主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的深思。通过与留学生的对话以及与朋友的讨论,作者开始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轻蔑态度和对失败者的排斥。作者随后介绍了《精英的傲慢》一书的作者桑德尔的背景和主要观点,特别是对优秀至上主义的批判。文章指出,优绩至上主义的确有促进社会流动性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不公平和社会分裂。作者进一步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在优绩至上主义方面的相似之处,并提出了对教育、工作和社会参与的思考。最后,文章触及了政治层面,指出一些人对精英失去信心的现象,以及在社交媒体上对公平的关注和争议。
正文
早些时候,我在一个匿名视频聊天网站上匹配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从交谈中得知,他在美国一所藤校留学,目前正在申请研究生。随着对话的深入,我从他无意之中透露出的信息以及他的穿着打扮,了解到这是一个我毕其一生都无法到达其高度的人。对话持续时间不长,但与他的谈话,我总隐约觉得不舒服,他的那种上下打量的眼神以及看似随意的谈吐,无不透露一种轻蔑的态度。
无独有偶,当我跟朋友谈论到,过去因为新冠很多个体户没法做生意,生存艰难时。朋友却只是答了一句:开店毕竟是经营行为,要担风险。我瞬时变得哑口无言,同时也感到一丝悲伤。我心中有许多疑惑与不解,我不觉得这种想法是一个好的社会该有的想法。带着这些问题,我读完了《精英的傲慢》。
维基百科上显示桑德尔于1975年毕业于布兰迪斯大学。后来到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学习,师从查尔斯‧泰勒。在这里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得到罗德奖学金。
桑德尔的专业领域是政治哲学,为他带来学术界内部最初声誉的是1982年出版的博士论文单行本《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他严厉批评了约翰·罗尔斯教授享誉学界的《正义论》,1996年和2005年又分别出版了专著《民主的不满:美国在寻求一种公共哲学》和论文集《公共哲学》。1982年以来,桑德尔所属的学术流派“社群主义”及其个人学术专著或通俗作品,多由俞可平、万俊人、邓正来等国内学术名家翻译。
全书最主要的观点同时也是反复提及的一个观点:优绩至上主义给成功者带来自大与狂妄,给失败者带来羞辱与屈耻。这背后所反映的思想就是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那么成功者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因为都是他凭自己亲手努力创造的。而失败者则是咎由自取。这样的理论毫无疑问会造成一个水深火热的世界,被人为的割裂出来。
我们不可否认优绩至上主义有其好的一面,在促进社会流动性上,它能促发我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人都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如果我们的社会不能创造百分百的机会平等,那这种理论就会显示其破坏性的一面。
从这点上看,中国和美国有相似性,两个社会都主张只要足够努力,我们就能过上想要的生活。这样的愿望是中美大多数人最朴素的理想。 中美也是最近几十年大力奉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也有过高速发展的时候。
但市场经济和优绩至上也不是万能药。市场经济的法则是赢者通吃,马太效应,市场经济的评价准则是金钱。这两点和优绩至上主义结合,毫无疑问会变成某些人的毒药。金融职业和扫地环卫工人的工资有着天壤之别,而在优绩至上主义下,这一切都是如此合理。这样的分配方式,极大的打击了底层劳动者的尊严,同时又慢慢的磨灭掉了他们对于工作的归属感。
中美两国也都在卷教育,作者在引言中也讲述了美国大学舞弊的案件,这背后反映的是优绩至上主义最显式的真理—-文凭主义。在书中,作者批判了美国高等教育现如今变成了资格认证的机器,而逐渐丧失了其教育功能。我个人认为大学教育除了教育学生学习到理论和技能之外,更要教育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这主要是教育他们学会对公共利益的思考。常常有新闻说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种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主要也是优绩至上下的弊端,成功归结于自己,失败也只能怪自己。这样的观念很难使我们唤起团结意思,也很难唤起我们对这个社会负有一份责任的义务。
文凭主义同时可能是一种少数暴政,我国有14.12亿人,从网上看到的数据显示本科率4.43%。而在大部分招聘要求上都明确要本科及以上学历,这样的要求又无形中羞辱那些没上过大学的人,但在精英们来看,没上过大学都是个人选择导致的。
优绩至上主义还催生出来一种技术官僚,他们可能是大部分人眼中的精英,从名牌大学,名牌专业毕业,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去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但是这同时也削弱了普通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力。精英治国并非不可,但最主要的还是不能脱离群众,不然政策实施起来后可能背道而驰。同时又不得不说教员的高瞻远瞩,早在几十年前,他老人家就说了主管农业的或者厂长都要亲自去田间种地或者在车间生产。
聊完了这些,我大概清楚了为什么川普能当选,他代表着一部分人对精英们失去信心,再也不愿意相信他们了。政客们高喊着市场经济,开放与自由,到头来自己却失掉了工作。
同样的,在中文互联网上,人们对丁真,谷爱凌,易烊千玺颇有微词。这里的根本不在于有些人曲解其为嫉妒,而是关于社会公平。小镇做题家们可能是最信奉优绩至上的教徒,当他们没日没夜的驰骋在题海里,他们相信自己正在排队搭上通往幸福的班车,而有些人却忽然插到了他们的前面。当他们抱怨有人插队时,却又被污名化,同时被嘲讽“你有能力你上“,”你们就是嫉妒“之类的话语。
如何评价迈克尔·桑德尔的《精英的傲慢》?